close
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23年05月03日
醫護人員常常提到「腎功能」,通常指的是「腎絲球過濾率」。
自己的這項報告是好?是壞?如何能夠知道?
有3種方法:
單純抽血檢驗
只要有抽血檢查「肌酸酐」,多數的醫療院所會同步提供「腎絲球過濾率」的數值。
如果沒有提供「腎絲球過濾率」的數字,也一定會有「肌酸酐」的資料,可以進入「台灣腎臟醫學會」的官方網頁,DIY算出自己的腎功能。
收集一天尿液
抽血檢驗「肌酸酐」,然後換算成「腎絲球過濾率」,對大多數的成年人而言,是可行的,但對於小孩子及熟齡者來說,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誤差,尤其是瘦弱的患者,誤差可能更大。
假如能夠收集一天的小便,再來檢測「腎絲球過濾率」,這是最標準的作法,可以消弭掉許多錯誤。
核子醫學掃描
前述的方法都是在計算兩顆腎臟加起來的功能,但分不清楚個別的功能。
假如左腎小,右腎大,到底左腎還有多少功能?或是根本沒功能了?
又如果右腎長了顆很大的腫瘤,必須開刀全部切除,在術前能不能先知道剩下的左腎有多少功能?
相似的狀況,假使女兒要捐左腎給洗腎的媽媽,在移植手術前,如何知道女兒的右腎有多少功能?
這幾個情況都要用到核子醫學掃描,就可以知道左右腎個別的功能。
許多人擔心自己會走上洗腎這條路,但如果不知道「腎功能」是怎麼檢查出來的,如何能保腰護腎呢?
因此,在此與各位看官分享腎臟科的門道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