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17年11月06日
=================
人類的心臟像是個双併的透天厝,
左右兩棟連在一起,
每棟都各有上下兩層樓,
這四個樓層都是一層一戶,
一樓都叫做「心室」,
二樓都叫做「心房」。
一般建築物的水電管線配置在牆壁裡面,
心臟這四戶亦然,
牆壁都是由肌肉纖維組成,
神經和血管就像是心臟的水電管線,
都安裝在肌肉纖維內。
四戶中特別重要的是「左心室」,
因為這戶面對的是身體最大條的動脈,
所以心臟科醫師在做心臟超音波的時候,
會測量左心室的許多參數,
包含左心室牆壁的厚度。
正常的左心室,
壁不厚,
但是牆壁裡面的肌肉纖維排列得很整齊,
方向一致,
所以神經和血管的管線就可以走得很順暢。
相反的,
如果左心室壁的厚度超過11毫米,
表示左心室有肥厚。
雖然牆壁外觀看起來比較厚實,
但是裡面的肌肉纖維排列錯亂,
有些走橫的,
有些甚至是斜放的,
方向很不一致。
所以,
肥厚的左心室壁變成像一個迷宮,
裡面的管線要一直繞路,
甚至會碰到死巷子,
不通!
如果牆壁越厚,
迷宮越複雜,
管路在裡面四處碰壁。
安裝在心臟牆壁裡面的神經,
就像是電線,
負責指揮心臟的正常跳動,
如果電線紊亂不順暢,
容易引起電線走火,
心臟的電線走火就是心律不整,
嚴重甚至造成猝死。
配置在心臟牆壁裡面的血管,
稱為「冠狀動脈」,
就像是水管,
負責提供營養給心臟本身,
甚至打死結,
容易造成水管阻塞,
心臟的水管阻塞就是心絞痛,
嚴重甚至造成心肌梗塞。
在末期腎臟病患者當中,
大約75%合併有「左心室肥厚」,
所以腎臟科團隊在輔導腎病患者時,
會提醒定期也要到心臟科追蹤,
以預防心律不整和冠狀動脈疾病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