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21年06月11日
血液中的「白蛋白」是許多藥物的交通車。
如果人體的白蛋白不夠,藥物沒有交通工具可坐,可能就會寸步難行,不容易到達藥物要發揮作用的器官。
舉利尿劑為例,這種藥主要作用的地方不是腦袋,也不是心臟,而是在腎臟,此類藥物就是要到達腎臟這個器官,才能「利尿」,才能增加小便的量,才能消水腫。
假使體內有充足的白蛋白,相當於有很多計乘車,利尿劑可以隨招隨坐,因此足量的藥物能很快抵達腎臟,迅速有效地發揮利尿的效果。
反過來說,如果身體的白蛋白不夠,也就是缺交通工具,好像路上沒什麼車,那麽利尿劑就只好苦苦等車,會延遲很久才能到達腎臟,自然而然尿量就不會明顯增加,看不太到有利尿的效果。
因此,當利尿劑功效不佳時,腎臟科醫師考慮的因素會很多,其中之一就是體內的白蛋白會不會不夠?
假如白蛋白真的不足,就要想辦法增加身體的白蛋白,也就是補充交通工具,讓利尿劑有車可以坐,可以坐達腎臟,才能見到利尿的成效,而不是一味增加利尿劑的劑量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