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23年02月14日
日前看門診,好不容易終於看完。
跟診的護理師小聲地說:
簡醫師,可以問你一下嗎?
我喝了一口白開水,稍微潤潤喉,説:
好。
護理師:
我最近交了一個男朋友,他有正當工作,對我也很好,但家族史好像有腎臟病,我擔心他以後的腎功能,他該做什麼檢查?
簡醫師:
造成台灣人腎臟壞掉的病因很多,排行前三名是糖尿病、尿蛋白、高血壓,這幾種病包辦新透析腎友的七成,你男友家中有這些病嗎?
護理師:
他媽媽和他舅舅好像都有糖尿病。
簡醫師:
那他每年應該要檢查血糖,而且要注意,不要只有驗飯前血糖,務必要加驗「糖化血色素」,因為飯前血糖是個時序上比較落後的指標。
護理師:
我時常聽到你苦口婆心地勸門診患者,所以我知道檢查「糖化血色素」的重要性,我會勸他來驗。
簡醫師:
你有看過他的小便嗎?會有很多泡泡嗎?
護理師:
他尿在馬桶裡的小便的確有很多泡泡,會不會是你常提到的蛋白尿?
簡醫師:
雖然小便有泡泡不見得一定是蛋白尿,但最好檢查確定,因為很多年輕的洗腎患者是因為長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腎臟壞掉。
護理師:
我會叫他來檢查小便,此外,我幫他量過好幾次血壓,都在135/90左右,這樣是不是太高了?
簡醫師:
你男朋友幾歲?
護理師:
他只大我3歲,今年滿30。
簡醫師:
還很年輕,那135/90的確是上下都偏高,而且要注意,高血壓很少單獨犯案,通常是和狐群狗黨在一起,壞朋友包括三酸甘油酯、壞的膽固醇、尿酸,因此,在追蹤的抽血檢驗中理應要包含這些項目。
護理師:
還有,我聽他講過他叔叔在洗腎,似乎腎臟有很多水泡,他爸爸的腎臟裡面好像也有水泡,會不會是剛才有個病人的那種遺傳病「多囊性腎病」?
簡醫師:
是有可能,重點在於他爸爸的超音波,如果伯父的腎臟確實有很多囊腫,那你男朋友有一半的機率會得到這種遺傳病,就要定期追蹤做超音波,假如到了40歲以後還是沒有水泡,才表示沒有遺傳到。
護理師:
要等到他40歲?那我已經37了!有沒有辦法可以提早知道?
簡醫師:
有,可以請他和他爸爸都來抽血檢查基因序列,但這是健保不給付的,必須自費。
護理師:
我和他目前只有到「三壘」,我在想,他家那麼多病,萬一他以後腎臟壞掉,我還要陪他長期洗腎,還是現在先換掉他?
簡醫師:
我不懂你說的「三壘」是什麼意思,但我們剛才談的這些慢性病,包括遺傳的「多囊性腎病」,只要提早預防,及時發現,積極治療,都可以保護身體和腎功能的。
護理師:
謝謝簡醫師,我會督促他來做抽血、尿液、以及超音波的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