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25年03月01日
1995年的3月1日,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,台灣開辦全民健保。
這個制度改變了許多人事物,包括台灣腎病的走勢。
在下的執業資歷尚淺,與健保開辦前的狀況擦身而過,然而有機會聽到資深醫師的經驗,包括腎臟科的恩師陳培源教授。
聽前輩們說,健保之前的透析室空空蕩蕩的,因為政府當時只替有勞保或公保的腎友買單,所以多數是有工作的壯年人,其他病友必須自費洗腎,每次要付6千元左右,由於費用昂貴,一般人根本「洗不起」,可能沒多久就仙逝。
因此,健保開始之前的洗腎人口極少,應該沒有人能預測台灣後來會變成「洗腎王國」吧?
健保開始之後,只要是有付健保費的台灣公民,如果罹患尿毒症,經腎臟科醫師協助取得重大傷病的資格,就可以接受長期透析,完全免部分負擔。
自此,台灣洗腎的人數飛快的增加,尤其是年紀超過65歲的族群,而且糖尿病取代慢性腎炎,成為腎功能的頭號殺手。
國內外的利益團體嗅到商機,搶著分食這塊大餅,也造成某些扭曲的現象,像遍地開花的透析診所,截至2023年底,全台368個鄉鎮共有467家專事經營洗腎的診所,數量與全聯福利中心的家數差不多。
此外,醫生在醫學中心學到許多保護腰子的方法,練就一身好功夫,在考取腎臟專科執照之後,少數醫師卻馬上離開醫院,甩掉門診、住院、研究、教學這些工作,一頭栽進洗腎的業務,對護腎的工作興趣缺缺,著實很可惜。
2002年的3月1日,也就是健保開辦7年後,在下有幸成為腎臟內科的主治大夫,投入腎臟病的預防及治療,也親眼目睹此制度對民眾跟醫界的深遠影響。
希望這個政策越來越改善,繼續福國利民。
祝福「全民健保」三十而立,生日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