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懷孕對母親腎臟的影響.jpg

簡孝文醫師 撰文

20250511

 

今天是母親節。

 

女生從懷孕到生產,轉變成母親,是非常神聖的過程,然而體質在其中也會發生很多變化。

 

以下敘述泌尿道在懷孕當中的改變:

 

腎功能增加

胎兒已經會產生尿毒素,但自身的腎功能尚未成熟,只好靠媽媽的腎臟來幫忙排毒,因此孕婦的「腎絲球過濾率」會增加40-70%

 

舉例說明,未受孕前的腎功能是90 ml/min,懷孕中的腎功能可能高達126-153 ml/min,這種超標的腎功能對母體是個不小的負擔,等於是腎臟一直在加班,還好絕大多數在生完之後會恢復到原本的水平。

 

子癲前症

如前所述,懷孕當中媽媽的腎臟工作超量,再加上諸多荷爾蒙的變化,可能會刺激血壓升高以及流失大量尿蛋白,甚至誘發癲癇發作,也就是「子癲前症」。

 

這是產科的緊急狀況,因為母子都有生命危險,必須趕快接生。

 

子宮壓到泌尿道

胎兒日漸長大,子宮也變大,佔據骨盆腔越來越多的空間,往下可能會壓迫到膀胱,造成孕婦頻尿,或解尿有緊迫感。

 

如果子宮往兩邊壓迫,擠壓到某側的輸尿管,該側腎臟排尿不順,會引起腎水腫,繼而腎功能變差,也容易急性腎盂腎炎。

 

尿道鬆弛

隨著荷爾蒙影響,孕婦尿道的平滑肌變鬆弛,可能導致尿失禁,咳一下或是打個噴嚏就漏尿,很尷尬。

 

閩南語有句俗諺:

生得過,麻油香;生不過,四角板。

 

意即生產是很危險的事情。

 

謝謝母親冒著生命危險把我生下來,也敬祝天下所有的媽媽都健康平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簡孝文醫師 的頭像
    簡孝文醫師

    簡孝文醫師 醫聊網

    簡孝文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