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25年07月20日
1992年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,一百六十個同學各奔前程,現在只有十餘人在台中及彰化定居發展。
從幾年前開始,中部的同學們相約聚會,由八個人輪流舉辦,主辦人決定時間和餐廳,費用由出席者平均分擔。
此外,也會有同學從台北或高雄千里迢迢來參加。
會中討論什麼事呢?
純粹是喇廸賽。
日前又聚在一起談天說地,才知道一些同學的狀況:
甲同學剛結束西藏之旅,聽他談沿途的壯闊美景及風土人文,好不羨慕。
乙同學在中國大陸當眼科醫院的院長,院方的專長是治療小眼症,在世界上也是拔尖,然而經營的壓力很大,頭髮白了許多。
丙同學曾向丁同學開口借一大筆錢,丁醫師認為用小錢認清一個人算划算,還真的借給丙,只是之後丙同學不慎犯了金融方面的錯誤,鋃鐺入獄,不知是否已經假釋?
戊同學曾經與某眼科聯合診所合作,後來賠了千萬元才還自由之身。
己同學現在每週上班一天,羨煞了一群人,繼而大夥熱烈討論如何裸退或半退休。
幾個同窗大學時參加登山社,前陣子才一起到英國登峰,近期又揪團要去爬台灣的百岳,可見凝聚力很強。
反觀在高雄發展的同學,人數眾多,可是某些同窗之間有職場或立場上的衝突,造成很難揪夥聚會。
年歲增長,逐漸覺得心裏重要的人越來越少,但留下來的人越來越重要。
經常與留下來的輕鬆聊聊,確實療癒人心。
庚醫師常出席中部的聚餐,茲引用他的話:
自從來參加同學會以後,我的憂鬱症好了一半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