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可放在FB的圖檔.jpg

簡孝文醫師 撰文

20210807

 

台灣目前有超過九萬人在長期洗腎,每年大約又有五千人新加入洗腎的行列。

 

這五千位新加入的腎友當中,有接近一半罹患有糖尿病,他們不是吃降血糖藥而洗腎,是因為長期血糖沒有控制好,才把腎臟弄壞的。

 

如何輔導這些糖友不要走到洗腎這條路?

 

最重要的,當然是發病之初就要把血糖控制好,此外,還有一個訣竅,那就是找一個腎臟科醫師,定期門診追蹤。

 

有人會問:控制血糖就好了啊!為什麼還要多看腎臟科一個醫生?

 

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喻為一棟建築物,體內的各個器官,就相當於這棟房子的各部份組成。

 

房子結構有水管系統,提供給我們生活用水,舉凡打開水龍頭,流出來嘩啦嘩啦的水,洗澡時用蓮蓬頭,沖水洗身子,上完廁所之後,按鈕沖馬桶,這些水都是來自於水管。

 

如果打開水龍頭或蓮蓬頭時,水量很小,或是馬桶沖不下去,生活用水有問題,那就要找專業的水電師傅來修理。

 

而這些洗完手、洗完澡、沖完馬桶後的廢水,到哪裡去了呢?會流到下水道系統和汙水系統去處理。

 

有關公務單位會檢查公共的下水道系統,自宅也應該定期請水肥公司來清理污水系統,千萬不要等到水肥已經滿出來了,臭氣薰天,才急急忙忙找救兵。

 

人體的動脈,相當於是建築物的水管,血液就是生活用水,如果抽血發現血糖偏高,有糖尿病,表示這種生活用水不乾淨,那麼要找水電師傅處理,因此,治療血糖的醫師就相當於是水電師傅。

 

而我們身體的腎臟和泌尿道,相當於下水道及污水系統,如果糖尿病沒有控制好,血糖長期偏高,很容易造成廢水處理系統出問題,所以更必須定期檢查,及時介入處理,這方面不是水電師傅的專長,要找專業的水肥公司,腎臟科醫師就是水肥公司。

 

腎臟科醫師有什麼功夫?能夠檢查及維修腎功能?

 

首先,腎臟科會仔細觀察及比較歷次檢查的報告,看腎功能是不是慢慢在變差?尿蛋白是不是逐漸在增加?電解質有沒有變化?超音波看到的腎臟有沒有已經萎縮?左右兩顆腎臟大小有沒有差很多?

 

其次,如果腎臟方面已有細微的變化,而治療血糖的「水電師傅」還沒有察覺,腎臟科可以趕快提出警訊,建議檢討處方用藥,看是不是要加強降血糖的力道?把血糖降得更好,還是有沒有吃到會傷腎的藥物?或是會不會還躲著有另外一種腎臟病?

 

因此,要幫助糖友避免走到洗腎這條路,在糖尿病一發病的時候,就要固定找一個腎臟科醫師,在其門診追蹤,定期安排全套的腎功能檢查,不只是抽血和小便檢驗,還應該包括腎臟超音波,而且醫病雙方每次都要好好討論處方的恰當性。

 

把糖份降下來,是糖尿病醫師這種水電師傅該做的,而定期檢查及維修腎臟,則是腎臟科這種水肥公司的專門,這是迥然不同的專業,其他科醫師很難代其勞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簡孝文醫師 的頭像
    簡孝文醫師

    簡孝文醫師 醫聊網

    簡孝文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