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放在FB的圖檔.jpg

簡孝文醫師 撰文

20210908

 

有位世界級的糖尿病大師,畢生致力於血糖的研究和治療,某次因緣際會,他與記者聊天。

 

記者:教授,當您剛診斷出一位患者有糖尿病,您會對他說什麼?

 

大師:我會恭喜他。

 

記者本來以為他會說如何如何衛教,沒想到竟然是這個答案,倒是愣了一下。

 

記者:您為什麼要恭喜他?

 

大師:因為糖尿病等同是心血管疾病,而患者現在竟然能坐在我的診間,與我談話,不就相當於剛從心臟科加護病房轉出來。

 

記者無言以對。

 

大師:從這個觀點來看,我不是應該恭喜他嗎?

 

因為糖尿病的初期症狀不太明顯,等到有症狀就醫,診斷出血糖偏高,病多半已經潛伏好多年了。

 

長期的高血糖會造成動脈硬化及阻塞,等到診斷有糖尿病時,心臟血管很可能早已經出問題了,只是還沒有浮上檯面。

 

如果是腦袋的動脈塞住,就是腦中風,假如是腦部動脈破裂,就是腦出血。

 

若是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,會有心絞痛,要是完全堵住,是心肌梗塞,必須緊急做心導管。

 

假若腎臟裏的小動脈塞住,會產生蛋白尿,要是供應血流給腎臟的大動脈不通,則會導致該側的腰子萎縮,兩邊腎臟變成一大一小。

 

單單只有糖尿病,就可能造成全身的動脈硬化和堵塞,更何況是因為血糖控制不良而長期透析的患者,因為腎臟病本身也會造成動脈壁變硬,在糖尿病和尿毒症的聯手摧殘之下,透析腎友的血管更是特別特別硬。

 

之前,就有老外的腎臟科醫師打趣說,洗腎的病人之所以能夠坐直,主要靠的不是脊椎骨,靠的反而是硬化的大動脈在撐著腰桿子。

 

因此,在照顧糖尿病兼洗腎的患者,醫療團隊會苦口婆心提醒,勸告他們要定期到心臟內科或神經內科的門診,以期早期發現狹窄的動脈,即時介入處理。

 

只是,言者諄諄,聽者藐藐,有些腎友就是不去追蹤血管的狀況,非得等到住進了加護病房,或甚至猝死了,患者或家屬才徒呼負負,抱憾終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簡孝文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