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簡孝文醫師 撰文

20181219

 

=================

 

55歲的常先生,媽媽因為糖尿病沒控制好而洗腎,所以他很有警覺性,近年來定期抽血檢查。

 

上次他拿檢驗所的報告來門診,徵詢第二意見,因為他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,所以幫他加驗幾個檢查項目,這次回診討論結果。

 

常某:有幫我加驗什麼項目?

 

醫師:因為您的母親有糖尿病,所以幫您抽血檢查「糖化血色素」。

 

常某:這是什麼樣的檢查?結果如何?

 

醫師:「糖化血色素」有助於瞭解您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,包括飯前和飯後,正常的數值應該不超過5.7%,超過6.5%以上是糖尿病,介於5.7%6.5%之間則算是糖尿病的候選人。

 

常某:我的報告结果是多少?

 

醫師:您的「糖化血色素」是7.2%,遠超過6.5%,已經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。

 

常某:怎麼可能?我在檢驗所的飯前血糖只有97呀!你有沒有幫我重驗飯前血糖?

 

醫師:幫您重測的飯前血糖是98,跟檢驗所的報告差不多。

 

常某:那就對呀!我有上網查過飯前血糖的標準,正常在100以下,超過126以上才是糖尿病,我只有98,離126還很遠,你怎麼可以説我有糖尿病!

 

醫師:人體對血糖的調控能力本來就會慢慢變弱,但是有糖尿病體質的人變差之速度特別快,而且在一天不同時段驗的血糖,變差的步調也不同。

 

常某:什麼意思?

 

醫師:血糖調控能力在退化的過程當中,通常是飯後血糖最早出問題,而飯前血糖經常要到很晚期才會高起來。

 

常某:聽不太懂,可不可以講簡單一點?

 

醫師:打個比方來說,血糖好像是龜兔賽跑,飯後血糖像是兔子,跑得比較快,而且這隻兔子不會打嗑睡,飯前血糖則像是烏龜,爬得很慢。

 

常某:血糖像龜兔賽跑?飯後血糖的標準是多少?

 

醫師:國際上採用「飯後2小時的血糖」為診斷標準,正常在140以下,超過200以上就是糖尿病。

 

常某:你剛才說飯前和飯後的順序是怎麼樣?

 

醫師:在血糖的龜兔賽跑當中,像兔子的飯後血糖勇往直前,當兔子跑超過140的時候,像烏龜的飯前血糖可能還在起跑點暖身,所以沒超過100,所以血糖報告看起來「很正常」。

 

常某:蛤!那如果飯後2小時血糖超過200,飯前血糖也會很高嗎?

 

醫師:當像兔子的飯後血糖跑超過200的終點線,也就是已經達標到糖尿病時,像烏龜的飯前血糖可能才正準備往前爬,此時的飯前血糖也許接近100,或者只是略略超過100,所以抽血報告看起來「只是稍微差一點點」, 但事實上已經罹患糖尿病了。

 

常某:照你這麼說,飯後2小時血糖超過200,飯前血糖超過126,都是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,這兩者之間的時差有多久?

 

醫師:當兔子(飯後2小時血糖)已經跑到200,等待烏龜(飯前血糖)慢慢往前爬,最後跑到126,大約要苦等57年的時間。

 

常某:所以,如果我一直都只有追踪飯前血糖,可能已經有了糖尿病57年之後,我的飯前血糖才會超過126

 

醫師:是的。

 

常某:那你為什麼沒有叫我驗飯後血糖?

 

醫師:因為您其他的抽血項目都要空腹,所以剛剛有提到,有幫您抽血加驗「糖化血色素」。

 

常某:這個檢查跟飯前、飯後血糖之間有什麼關係?

 

醫師:在血糖的龜兔賽跑之中,「糖化血色素」像是龜兔混血兒,雖然沒有兔子跑的快,但也不像烏龜爬的那麼慢,所以會比飯前血糖早點到達糖尿病的終點線。

 

常某:這個檢驗項目不用等到飯後抽血嗎?

 

醫師:這個項目很方便,飯前或飯後抽血都可以,而且能比飯前血糖提早發現是否有糖尿病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

 

[ 提綱挈領 ]

 

人體對血糖的調控能力本來就會慢慢變弱,但是有糖尿病體質的人變差之速度特別快,而且在一天不同時段驗的血糖,變差的步調也不同。

 

通常是飯後血糖最早出問題,而飯前血糖經常要到很晚期才會高起來,「糖化血色素」開始偏高的時間則介於兩者之間。

 

打個比方來說,血糖好像是龜兔賽跑。

 

飯後血糖像是兔子,跑得快,而且這隻兔子不會打嗑睡。

 

飯前血糖像是烏龜,爬得慢,總是最後一個到達終點站。

 

「糖化血色素」則像是龜兔混血兒,沒有兔子跑的快,但也不像烏龜爬的慢,是第二個到達終點站。

 

當飯後2小時血糖超過200,已經變成糖尿病了,飯前血糖卻還在慢慢往前爬,最後爬到126,大約要花57年的時間。

 

也就是說,如果都只有追踪飯前血糖,很可能已經有了糖尿病57年之後,飯前血糖才會達到診斷標準。

 

所以對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而言,不能只有追踪「飯前血糖」,若不是檢查「飯後2小時血糖」,要不然就是檢查「飯前血糖」加上「糖化血色素」,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簡孝文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