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供洗腎使用的「動靜脈瘻管」
簡孝文醫師 撰文
2016年11月20日
*****************
秦朱先生罹患腎臟病多年,日前因為尿毒症住院,經過洗腎(註1)之後,症狀改善,也請心臟外科醫師先放置中長期的「中心靜脈導管」,以便作時間上的銜接,平安出院後每週來接受3次的洗腎治療,胃口越來越好,手臂上的血管變得又粗又有彈性。
秦某:什麼時候可以拔掉鎖骨下的洗腎導管?
醫師:您的血管變得又粗又有彈性,可以考慮手術做「動靜脈瘻管」了。
秦某:到底什麼是動脈?什麼是靜脈?
醫師:遠離心臟的血管是動脈,奔向心臟的血管是靜脈。如果把心臓比喻為台北市,把手指頭比喻為屏東,那往手指頭的(南下的)諸多馬路就是「動脈」,而往心臟的(北上的)馬路全叫「靜脈」。
秦某:那什麼是瘻管?
醫師:原本不存在的路,叫做「瘻管」。
秦某:有聽沒有懂⋯⋯
醫師:南下的動脈與北上的靜脈,原本是各走各的,彼此不相通。心臟外科醫師各選1條動脈和1條靜脈,開刀把它們在某些路段連結在一起,就是「瘻管」,就好像在某些路段有「東西向快速道路」把縱向的車道連結起來。
秦某:在手臂的哪裡可以蓋東西向快速道路?
醫師:最好在手腕附近開刀,那就像是建造台86線,如果在手腕和手肘之間,那是台74線,如果在手肘以上,就是台62線。
秦某:開刀時間要多久?
醫師:1小時之內。
秦某:開完刀以後馬上可以用嗎?
醫師:術後要練習「握拳-放開」的運動,每天最好500次以上,約需1個月的時間才能成熟,才能使用,
註1:在此指的是「血液透析」。
全站熱搜